争议“知网”模式
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近日,知网一封落款为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争议模式邮件显示,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网”)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的知网使用权限,即日起,争议模式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知网随后,争议模式中科院内部人士向媒体证实了此事。知网 但知网方面回应称,争议模式上述消息“不属实”。知网知网4月18日发布的争议模式声明称,知网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知网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争议模式 声明还指出,知网2022年,争议模式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知网国内外部分数据库的采购模式进行了调整,由统一集中采购模式转变为有需求院所组团联合采购模式。经过友好协商,调整知网数据库订购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由各院所选择订购内容,计划在近期完成组团工作、签署协议并启动2022年度服务。 续订费高达千万 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还披露,在多轮艰苦谈判后,CNKI数据库依然坚持接近千万元的续订费用,给出的集团组团方案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方面条件相当苛刻。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艾媒监测的公众认知结果看,公众普遍认为知网收费确实不便宜。中科院作为大众认为最不差钱的科技研发机构,都尚且认为贵,也难怪舆论发酵如此强烈。知网的最大问题是,既然论文等内容都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其向外收取高额费用的依据是什么,确实值得探讨。” 上述中科院内部人士称,另外就是两方有不同的表述。中科院方是因为价格抬高,所以决定暂时不采购,两方表述意见完全相反。但是从公众的反应情况来看,大家更愿意相信中科院说的,因为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讲,这个现象确实是感同身受。不管是To B还是To C,知网目前这样的运作模式,客观来讲,对于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可能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引起一定的反响。 据了解,自1997年起,知网即开始为中科院所属院所分别提供系列数据库服务。自2008年起,知网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深入合作,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统一集中采购知网期刊、博硕士论文等数据库,服务于中科院所属各院所。 知网声明称:“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4.9亿元,毛利率高达51.3%。近年来,知网饱受争议,此次中科院不堪重负事件也引起业内对知网垄断高收费模式的广泛争议。 营利模式是否涉垄断? 据知网官方介绍,其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判断知网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首先需要界定相关市场,然后判断知网在相关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只有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才有可能被认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最后判断知网是否存在不公平的高价行为等垄断行为。总体而言,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司法或行政处罚先例,还不太好判断。” 上述中科院内部人士称,如果单就定价行为本身而言,我国的《价格法》规定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知网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应该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围,原则上是由企业根据经营策略自主确定。只是需要看看知网是否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据悉,2017年,知网与部分期刊出版社分别签署了《学术期刊出版经营战略与业务合作协议》,个刊数字版定价权交给期刊编辑部,知网提供纸质期刊和数字版期刊统一发行服务,要求授予知网“数字出版发行权独家专有”。2018年至2021年,CNKI个刊数量从200种增加到683种。 大量版权在手,加上后来知网开发的查重功能,高校等单位对于知网的使用越来越依赖。根据知网发布的信息,如今知网在高校市场上的占有率是100%,有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都是来自知网。其文献收录总量超过2.8亿篇,硕博士论文量达到300万篇以上。马太效应让知网把其他检索数据库远远甩在了身后。 在业内看来,独家期刊(合作)奠定了知网的刚需地位,成为用个刊战略变相涨价的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3月,北京大学也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北京大学方面表示:“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此外,北京大学方面还直言:“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更早时,武汉理工大学也接到过知网停用的通知。 梳理知网近几年财报可以发现,2013~2020年的近十年中,知网的营收从5.7亿元增长到了11.68亿元,翻了不止1倍。与此同时,其毛利率都在50%以上。2013年,其毛利率更是达到了70.99%。 谈及知网未来的发展,张毅认为,知网手里握着庞大的资源,未来如何去造福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是应该摆在首位的。对于其营利模式本身,存在很大争议,知网光否认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去调整这样的商业逻辑,让整个链条变得更加通畅,是知网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张毅还称,相关政府和主管部门介入知网一事是有必要的。因为知网所处的领域很关键,也非常敏感,毕竟涉及到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和社会理论创新,以及推动国家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知识储备问题。在这个领域里面,如果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因为付不起知网的费用,没办法去推动科研更好地发展,对于国家来讲,恐怕是很大的损失。 “此外,知网是否有滥用支配市场地位的问题,同时对于整个著作权的约束范围,我认为都有必要让相关的主管部门调查,给公众一个更好的说明。”张毅说。
- 最近发表
-
- 外盘头条: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瑞信再次下调全球股票评级 警告前方将有更多痛苦
- 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周晓: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不断提升ESG治理水平
- 探访山东章丘大葱种植基地:“你没葱高真的不是笑话你”
- 媒体称马斯克已完成收购推特,CEO和CFO遭开除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科技股暴跌,又一场来自“旧经济的复仇”
- 荣盛发展: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已累计质押约7.94亿股
- 马斯克成功收购推特,开除CEO等多名高管,还派特斯拉工程师进驻总部审查代码
- 信用卡业务走到“十字路口”
- 苹果三季度营收增幅告别两位数 库克称iPhone 14 Pro面临供应受限难题
- 随机阅读
-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铁矿跌近5% 沪锡跌超4% PTA等跌超3%
- 通胀肆虐!美国人认为有多少储蓄才能安心退休:125万美元
- 常熟理工学院拟更名为苏州工学院,正在上级部门审批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今天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 疯狂清盘,民生加银最大的问题不是债券踩雷,而是.....
- 跨界光伏未能摆脱困境,正邦科技被申请破产重整
- Vans销售乏力,北面母公司股价打折、二季度收入下降4%
- 8月基金首尾业绩差超30%:英大国企改革涨15.88%,东方汽车产业趋势跌16%,金鹰周期优选、恒越优势精选跌15%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 明年1月起施行
- 搭建金融合作桥梁 银行“上新”进博会服务方案
- 监管上调宏观参数:便利企业跨境融资
-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
- 银保监会: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 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超29万亿元
- 增速回落!央行: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4.1%
- 厦门: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房 公积金贷款额度加10万元
- 下月开始!深圳医保个人账户迎“巨变”,这些担忧靠谱吗?
- 苹果业绩创新高!库克对手机销量满意 分析人士:苹果未来主要发力这三部分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未来15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
- 东鹏饮料三季度卖出23亿元 但产品单一问题更加严重 淡季来临前傅友兴加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国家破产!谁是下一个斯里兰卡?
- 效果远胜当前加强针!莫德纳改良版二价疫苗能更有效针对BA.4/5
- 上海金山:乐高乐园争取2024年建成开园,正规划建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 A股上行动力来自哪里?黄燕铭:三大方面 机会蕴藏在这些板块
- 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含深圳4个核心地段项目
- 欧洲议会议员抨击北约热衷乌克兰战争是捍卫美国霸权
- 万家基金黄海:对下半年市场保持审慎乐观 更看好价值板块的表现
- 安踏上半年零售额增约5%,子品牌FILA零售额出现下滑
- 因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行为不规范等 巨丰投资重庆分公司被暂停新增客户12个月
- 二手车商起诉宝马4S店维修记录造假,对方反诉信誉受损要求赔礼道歉